10.3969/j.issn.1000-6524.2022.02.016
丹东地区古元古代晚期花岗岩对胶-辽-吉带造山作用的制约
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胶-辽-吉带造山过程保存了丰富的变质-变形、岩浆-构造热事件与成矿作用记录,带内广泛存在的高压麻粒岩变质作用演化p-T-t轨迹呈顺时针,指示胶-辽-吉带经历了俯冲-碰撞-后碰撞折返伸展造山过程,但这时期的俯冲碰撞或陆-陆碰撞与之后伸展造山作用的时代目前仍有争议.本文对丹东地区大楼房古元古代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主微量元素和Lu-Hf同位素测试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岩浆锆石加权平均年龄1 873~1 869 Ma,获得岩体的侵位时限为古元古代.大楼房岩体以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主,具有高 SiO2(72.39%~74.20%)、中等 A12O3(14.66%~15.40%)、中等 CaO(1.35%~1.84%)和低 MgO(0.07%~0.35%)含量特征,稀土配分曲线右倾型,具强烈的Eu正异常;微量元素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P、Ti等高场强元素,为准铝-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与Ⅰ型花岗岩类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eHf(t)值为-1.76~+1.45,锆石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为2 607~2 425 Ma,代表岩浆源区不仅来自地壳物质再循环,还有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物质加入到地壳中或有新生地壳的生成.不同于碰撞后伸展造山作用的花岗质岩石,丹东地区古元古代晚期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俯冲作用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弧花岗岩特征类似,且与北邻的集安地区泥质麻粒岩变质年龄相近,暗示胶-辽-吉带在古元古代晚期可能仍然存在俯冲碰撞作用,这对探讨该造山带的造山作用及其后的碰撞后伸展作用的过程和时限提供了重要约束.
华北克拉通、胶-辽-吉带、古元古代、花岗质岩石、地球化学、锆石SHRIMP U-Pb
41
P588.12+1;P595(岩石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
2022-04-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4页
467-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