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6524.2004.03.005

青龙山榴辉岩的退变质显微结构及相关的物质迁移--南苏鲁榴辉岩退变质过程中流体活动的证据

引用
对南苏鲁青龙山榴辉岩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光学显微镜的详细观察表明,其峰期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绿辉石Ⅰ+蓝晶石+金红石(+柯石英),基本无含水矿物,并被第二期矿物(或组合)逐步替代,形成后成合晶或冠状体假像,即:绿辉石Ⅰ→绿辉石Ⅱ+钠长石+铁氧化物后成合晶,金红石→金红石+钛铁矿,蓝晶石→钠云母.第二期矿物又被第三期矿物(组合)替代:绿辉石Ⅱ(+钠长石+铁氧化物)→角闪石(+斜长石+铁氧化物),石榴石→韭闪石+铁氧化物.绿帘石与石英是最晚期流体沿微裂隙活动的产物.详细的矿物成分分析及成分迁移估算结果显示,早期后成合晶的形成过程产生多余的Fe、Mg、Na,但消耗部分Ca、Si.产生的Mg、Fe迁移到石榴石边部,引发石榴石内部的(Mg,Fe)/Ca交换,在石榴石颗粒中形成向边部Ca降低、Mg和Fe升高的成分环带.交代产生的Ca被后成合晶消耗,而后成合晶产生的Na被替代蓝晶石的钠云母消耗.在退变质作用晚期,更多流体进入榴辉岩,引发流体渗滤交代反应,无水的早期后成合晶被含水后成合晶(角闪石+斜长石+铁氧化物)替代,同时在石榴石边部形成角闪石+少量铁氧化物反应边.成分迁移估算显示,上述两个过程的成分变化具有一定程度的耦合性.矿物反应曲线、THERMOCALC计算确定的p_T轨迹显示,青龙山榴辉岩的退变质过程主要发生在高压条件(低地温梯度)下,明显不同于北苏鲁地区榴辉岩.这种热演化特点的差异暗示南北苏鲁超高压变质块体可能具有不同的回返历史.

显微结构、退变质、物质迁移、流体活动、p-T轨迹、榴辉岩、南苏鲁

23

P588.3;P571(岩石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3CB716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99141

2004-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236-25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岩石矿物学杂志

1000-6524

11-1966/P

23

2004,23(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