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法回归书法艺术本身
有时偶尔看展览,觉得展厅里琳琅满目,有的作品对传统经典书法和当代流行的书法从形式到笔法、章法的效法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更有甚者甚至干脆在木片、竹片上模仿汉简、楚简的写法.很多作品在装裱、着色、用材、形式上也很有匠心,增加了展厅里的趣味和形式,产生了比较好的展厅效应.然而细看作品,虽然形式多样、面目纷呈,但觉得真正能打动人的作品不多.书法展览的评选及竞争机制和书法的商业化,造成了书法创作的空前"繁荣"和书法作品的形式多样.但毋庸讳言,这种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的书法创作,与书法艺术本身作为书写者安身立命的"书为心画"、"字如其人"的传统正在渐行渐远,传统书法中那个挥洒得淋漓尽致又深藏不露的创作主体——"人",正在与其作品分道扬镳.有时在一幅幅精致的作品面前,哪里还能觅得到创作者哪怕一丝情感和思想的踪影?
2013-03-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