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盛宴”与隐忧
2001年底,作家阎真在《为当代知识分子写心——〈沧浪之水〉写作随想》中写下过这样一段话:"当理想主义已经式微,市场也不承认终极,知识分子去抵御金钱霸权的价值依托又在哪里?……社会对个人的角色预设是可能反抗的吗?游戏规则能不能凭着纯粹的心灵理由而无视?"十多年过去,这种直逼当代知识分子生存现状与心灵底线的问询,不仅一直没有散去,反而以一种道德梦魇的方式徘徊萦绕在21世纪中国文化界和理论批评界的上空,纠缠盘桓,句句成谶.这其中的艰涩、困顿与无奈,大约并不是中国的文艺批评家们所愿见的现实,但现实还是让他们直面、相遇了市场与金钱的力量——"当市场以其无孔不入的力量在最大限度上规定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人文精神到底还有多大的操作空间?"
2013-03-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