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野生动物栖息地修复成效评价体系建立及应用
建设野生动物栖息地是应对城市化进程中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逐渐消失、破碎化的关键手段,开展野生动物栖息地修复成效评价可以为后期维护管理提供科学支撑,是提升栖息地修复质量的有效机制.根据上海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特点,针对湿地、鸟类、蛙类和獐(Hydropotes inermis)4个典型修复类型,从修复目标、栖息地环境、生物质量和管护水平4个方面提出11个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判法设置评价标准及分级体系,进行修复成效评价.研究表明:(1)提出的4类11个修复评价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能反映不同类型栖息地修复过程与效果.(2)参与评价的4个栖息地中,彭门湿地、吴淞江鸟类栖息地与叶榭獐栖息地修复效果良好,特别是在植被功能性、生物多样性以及管理有效性方面;大莲湖蛙类栖息地修复效果较差,未达到预期效果.(3)城市栖息地修复需注重生境质量的完整性,防范外来物种入侵风险,提升管理水平.该研究可为野生动物栖息地修复、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安全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上海、野生动物、栖息地、修复成效、指标评价
44
Q958.1(动物学)
上海市绿化;市容管理局科研项目
2023-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409-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