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0127.2017.01.005
重引入丹顶鹤野放初期活动范围及变化规律
动物园是野生动物迁地保护的重要基地,可以为濒危物种重引入项目提供动物来源.2013年11月、12月和2015年1月、3月,在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只)和黑龙江林甸自然保护区(2只)共释放16只圈养丹顶鹤.利用卫星定位信号发射器(platform transmitter terminals,PTT)和野外直接观察法进行跟踪监测研究.结果显示,释放后1 a内丹顶鹤在野外的存活率在50.00%~ 68.75%之间;其中9只丹顶鹤放飞后PTT监测时间超过60 d,放飞后的移动距离为(8.95±8.00) km,活动范围(118.14±311.11)km2;4只丹顶鹤的PTT监测时间超过240 d,1只监测时间118 d,这5只个体放飞后的移动距离为(16.69 ±21.82)km,活动范围(418.67±888.74) km2.丹顶鹤野放初期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逐渐增大,放飞后第4个月总体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达到最大,野外释放半年以后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逐渐减小,趋于稳定.放归年龄小于1岁的幼鹤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较大,而年龄大于2岁的个体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相对较小,且年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亲鸟哺育的幼鹤释放后活动能力较大,人工育幼的丹顶鹤则相反,但是差异并不显著(P>0.05).软释放和硬释放对放飞后活动能力影响不大(P>0.05).目前为止,野外研究尚未观察到重引入丹顶鹤与野生个体的繁殖配对现象,也未发现放归个体的迁徙行为.
丹顶鹤、重引入、移动距离、活动范围
38
Q958.12(动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470460;中国动物园协会大熊猫及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基金;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研项目
2017-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