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9104.2009.03.002
敦煌学翻天覆地三十年
中国敦煌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爱国主义紧密结合,敦煌学已经成为中国政治、经济,特别是文化在国际上地位高低的一个测量标杆:敦煌学在中国的低迷、落后,就意味着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低迷、落后;敦煌学在中国的飞速发展以及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象征着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国际上总体有了提高甚至飞跃.中国敦煌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创立期(1908-1931年)、发展期(1932-1966年)、停滞期(1967-1977年)和繁荣期(1978-2008年).笔者自20世纪70年代末从事敦煌学研究,一路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尤其是敦煌学学术研究的迅猛发展.30年中,从季羡林任会长创建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到常书鸿、段文杰任院长创建敦煌研究院,再到姜亮夫、蒋礼鸿受命主办敦煌学讲习班,中国敦煌学在这30年的自身繁荣期中不仅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其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谓硕果累累,举世瞩目.笔者通过自身感受,对中国敦煌学研究30年来的发展状况作了回顾和点评,确实反映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30年对我国乃至世界敦煌学研究以至文化建设的重大作用和积极影响.
当代中国、敦煌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繁荣时期、成就
25
G129(中国)
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项目
2009-06-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