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809/j.cnki.cn32-1825/te.2020.03.017
砾岩储集层聚合物驱油机理与控制因素实验研究
以克拉玛依油田七东1区下克拉玛依组砾岩储集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物性、岩性、孔隙结构模态与聚合物驱提高采出程度的关系.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建立了聚合物原油动用规律研究的实验方法,分析了砾岩油藏储集层聚合物驱过程中微观孔隙的动用规律.通过微观驱油实验,分析了砾岩油藏聚合物驱后各类剩余油的采出情况.研究表明,聚合驱主要驱替簇状剩余油、孤岛状剩余油,聚合物驱后孤岛状剩余油占总剩余油的比例最大;聚合物驱的过程中,由于砾岩复杂的孔隙结构及聚合物溶液的高黏特性,大油滴被剪切为小油滴,并部分被聚合物溶液拖拽出孔隙.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程度与岩心孔隙度、渗透率等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与储集层的岩性、孔隙结构有关.不同岩性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幅度由大到小次序为:含砾粗砂岩>砂砾岩>不等粒小砾岩>细小砾岩;聚合物提高采收率程度与可动油饱和度呈现出二次抛物线关系.
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聚合物驱、驱油机理、采收率
10
TE341(油气田开发与开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维大变化尺度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体流动规律及流—固耦合综合模型研究"51374181
2020-07-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