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673/j.cnki.cn37-1359/te.202109016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页岩油润湿性及其对原油动用特征的影响
为了识别和评价页岩油储层岩石润湿性,深化其对储层原油动用程度的认识,以鄂尔多斯盆地西233地区页岩油储层岩样为研究对象,开展完全饱和水及束缚水状态下的核磁共振T1-T2二维图谱测试和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自吸法润湿性实验,建立基于核磁共振T1-T2二维图谱评价润湿性的基本方法,进而选择平行岩样开展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岩心水驱油实验,分析评价润湿性对水驱油过程中原油动用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驱水后(即束缚水状态),水相与孔喉壁面的作用力明显减小,其在孔喉空间中表现出自由流体状态下的体弛豫特征,因此岩样的润湿性表现为油湿,这与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自吸法润湿性实验评价结果一致.由此可见,通过对比不同状态下的核磁共振T1-T2二维图谱能够评价岩样的润湿性;岩样在水驱油过程中主要动用的是中-大孔喉中的原油,小孔喉中原油的动用效果较差.当增加注入水毛细管数的同时减弱储层岩石的油湿特性,小孔喉的动用效果可明显提升.因此注水开发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注入水毛细管数和储层岩石的润湿性,进而提高页岩储层的水驱油效率.
页岩油、润湿性、自吸法、核磁共振T1-T2二维图谱、原油动用程度
30
TE311(油气田开发与开采)
西南石油大学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3-02-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1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