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673/j.cnki.cn37-1359/te.2021.04.013
砾岩油藏化学驱微观孔隙剩余油分级动用机理 ——以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K7区块为例
砾岩油藏的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微观渗流体系呈现稀网状-非网状特征.化学驱常规注入开采极易造成化学剂沿高渗透层突进,中、低渗透层难以动用,波及体积有限,驱油效率低.通过对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K7区块探索研究,提出了梯次注入、分级动用的采油方法,采收率大幅度提高.该方法结合油层渗流理论和岩心分析,首先建立受储层非均质性影响的井间压力梯度递减率的计算模型;其次确定化学剂介质渗流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基于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参数、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及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渗流阻力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依据驱替压力梯度大于渗流阻力时驱油介质才能在油层中流动的理论,在注采井距和注入速度一定的前提下,高阻力的化学剂体系只能进入大孔喉渗透层;随着体系不断推进,驱替压力梯度快速下降,化学剂体系会滞留堵塞大喉道渗透层,此时可梯次降低体系质量浓度,减小阻力系数,使化学剂体系依次进入不同孔喉级别的渗透层,对不同微观孔隙空间的剩余油分级动用.该理论在K7区块的矿场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油藏化学驱阶段采出程度达15.9%.
砾岩油藏、化学驱、渗流阻力、压力梯度、分级动用、剩余油挖潜
28
TE357.46(油气田开发与开采)
中国石油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021-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