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673/j.cnki.cn37-1359/te.2020.03.014
泡沫驱微观驱油机理及驱油效果
泡沫作为驱油介质具有调剖和驱油的双重机理,分别采用渗透率级差为1:3的非均质微观模型和并联填砂管模型,研究泡沫的微观驱油和液流转向机理,评价其对驱油效率的影响.非均质微观模型驱替实验结果表明,泡沫驱存在混气水驱油、表面活性剂驱油和泡沫驱油3个显著渗流区.混气水驱油渗流区的形成是由于泡沫的不稳定消泡,气体与泡沫液析出,气体窜进所致.泡沫破灭所析出的泡沫液渗流滞后于气体并乳化原油,形成了表面活性剂驱油渗流区.混气水驱油和表面活性剂驱油能够降低残余油饱和度,使得后续注入的泡沫保持稳定,从而起到调驱作用形成泡沫驱油渗透区.非均质微观模型的高渗透条带在水驱、泡沫驱和后续水驱过程中,波及系数由52.4%先升至100%后降至74.3%,后续水驱波及面积减小且突破高渗透条带后,低渗透条带不再见效,说明泡沫驱时的封堵作用在后续水驱时存在有效期,有效期后封堵作用失效.并联填砂管驱替实验结果表明,分流率及驱油效率随着水驱、泡沫驱和后续水驱的变化规律与微观驱替机理分析结果相吻合,进一步验证了非均质微观模型驱替实验的结论.
泡沫驱、非均质微观模型、调驱作用、驱油机理、驱油效果
27
TE357.46+9(油气田开发与开采)
中国石化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低渗、特低渗、稠油油藏高效开发技术"子课题"普通稠油复合热流体驱油技术研究"P17003-2
2020-05-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