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673/j.cnki.cn37-1359/te.2020.03.003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延长组超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选取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延长组7块超低渗透岩心样品,分别开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实验,明确了超低渗透储层孔喉分布特征、孔隙类型、矿物组成及其含量;运用分形理论研究了储层孔喉分形特征,系统分析了分形维数与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参数和矿物成分及其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溶蚀孔和晶间孔.储层矿物成分以石英和长石为主,黏土矿物中绿泥石含量最高.根据毛管压力曲线形态和排驱压力可将储层孔隙结构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3种类型,其储集性能和渗流能力依次变差,孔隙结构非均质性逐渐增强.高压压汞所得的孔喉大小分布具有多重分形特征,依据分形特征曲线存在的明显转折点,将孔隙空间分为大孔、中孔和微孔,微孔相对于大孔和中孔而言孔隙分布较为均匀和规则,对应分形维数最小.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更全面地表征储层的孔隙空间,T2<T2cutoff段孔喉分布不具有分形特征,T2>T2cutoff段可动流体孔隙空间和有效孔隙符合分形结构,对应的分形维数均反映相互连通孔隙的复杂程度.储层孔喉分形维数与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与孔隙结构参数之间也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储层的矿物组成及其含量是决定分形维数大小的内在因素,进而影响储层质量和孔隙结构特征.
孔隙结构、分形理论、超低渗透储层、高压压汞、核磁共振
27
TE122.2+3(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深水相高杂基对致密砂岩微观孔喉结构及渗流能力影响评价";"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资源潜力、甜点预测与关键技术应用"
2020-05-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