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9.05.008
基于X射线微米CT扫描技术的煤岩孔裂隙多尺度精细表征——以沁水盆地南部马必东区块为例
深入探究煤层气赋存和运移机理,不仅需要分析煤岩孔裂隙结构的空间分布特征,还需对其进行定量表征.为此,以沁水盆地南部马必东区块3#煤层为研究对象,应用X射线微米CT扫描技术,先构建低精度CT扫描煤岩母样三维数字化模型,再通过高精度CT扫描构建煤岩子样三维数字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Avizo图像处理软件,重构煤岩孔裂隙系统,实现煤岩孔裂隙的多尺度定量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沁水盆地南部马必东区块3#煤层发育多尺度孔裂隙结构.煤岩孔裂隙宏观上以C型为主,微观上以E型为主.煤岩发育成孤立片状分布的宏观孔裂隙及连通性较差的孔裂隙.据子样和母样矿物含量的相关性可知,较大规模的孔裂隙多被矿物充填,限制了煤层气的渗流和产出.
煤岩、多尺度孔裂隙、X射线微米CT扫描技术、孔裂隙分布特征、沁水盆地
26
TE112.23(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沁水盆地高煤阶煤层气高效开发示范工程"2017ZX05064;中国石油重大专项"高煤阶煤层气开发增产技术研究"1617KZX14002;中国石油股份专项"煤层气开采先导试验基地试验新方法研究"2018D-5006-37;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原位煤层气渗流机理微流控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51804281
2019-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