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9603.2012.02.029
低渗透砂岩储层分步溶离酸化改造及实施效果——以临南洼陷夏463井为例
低渗透砂岩储层经工艺改造后,各井储层产能差异明显,关键在于没有根据储层本身特性制定有效的改造方案.利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X-衍射分析和矿物溶蚀实验等技术,对低渗透砂岩储层进行测试分析,准确把握储层岩石矿物特征,制定针对性强的分步溶离改造方案,形成了低渗透砂岩储层分步溶离酸化改造技术.以临南洼陷夏463井低渗透砂岩储层为例,阐述了酸化施工前低渗透储层所须进行的微观分析流程,在分析储层微观特征和溶离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制定了低渗透储层酸化施工方案,并且进行了现场跟踪.夏463井2918.1 ~2923.0 m井段致密砂岩储层于2010年11月初酸化改造后,产油量为6.97 m3/d,连续开采1 a多,产油量仍达2~4 t/d.现场施工证实,将岩石学基础研究与现场工艺成功对接,不但对提高低渗透砂岩储层的稳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控制后期含水率上升也具有极好的指导意义.
低渗透砂岩储层、基质酸化、分步溶离、填隙物、配伍性
19
TE357.2(油气田开发与开采)
中国石化科研攻关项目“临南洼陷沙河街组碎屑岩低渗储层成因与评价”P10012
2012-05-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95-9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