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艺术教育中的“德国学派”研究——以全显光与舒传曦的素描教育思想及实践为例
1950、60年代,新中国艺术教育界几乎被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全面覆盖,然而就在这种几乎万众一心的“学苏”的声浪中,还是涌现出了一些零星的“异声”,这就是本文所要论述的、虽少见于经传、却实际存在的“德国学派”:1955年前后,中国向民主德国派出了梁运清、顾同奋、舒传曦、余秉楠、薜殿杰、全显光等留学生,他们在1961年前后学成归国,在德国原有基础造型体系基础上,历经二十年博观约取、融会中西,构建了一套迥异于苏联的全新教育模式,以至于“德国学派”的称谓,在民间不径而走.本文正是以全显光与舒传曦为具体案例,借助他们大量的论文成果、教学记录,创作作品与学生习作,及鲜活的口述材料,深入分析“德国学派”与德国艺术教育思想的深层联系,全面梳理总结其素描教育体系,由此而对其在新中国艺术教育中的价值进行客观评价.
“德国学派”、结构神性、快画和乱画、线条活性
2020-1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0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