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心理发生看传统鼓乐的人文印迹
文章对传统鼓乐由“鼓语音声”转化为“文化符号”这种人文印迹构成的逻辑基础,进行了历时文本书写与共时田野个案的比较与考察,特别是运用艺术人类学的视野,概括性地揭示了鼓语音声在信仰领域对话人神、在世俗领域沟通人际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学理的关注,继而以审美心理发生与艺术发生学的视角,对鼓语音声所承载的“神圣性灵”与“真实生命”进行了文化学意义上的解剖,意在说明,作为一种音响符号,鼓语音声所蕴含的心理暗示,如何实现文化持有者达成反观与内省,将得益于学理的建构以及语境的表达.
传统鼓乐、价值认同、符号标识、鼓语音声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艺术学项目“云南跨界民族鼓乐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7BD069
2020-1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