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代中国史诗电影:家国故事、多重叙事、复杂人性与镜语赋比兴
1940年代中国史诗电影以抗日战争这一历史故事为背景,传达出创作者的忧患意识和人生使命感,为后人勾勒出一幅幅特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全景性画面.这些史诗电影用家庭矛盾建构戏剧冲突,讲述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以主人公的成长、变化影射时代的发展、变迁,通过家国同构的影像展示当时整个时代、历史的悲剧,显示出极强的家庭情节剧的特质.这些影片将历史回望与现实观照勾连起来加以综合表现,注重拓展叙事手法和叙事容量,挖掘出更加具有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社会内涵,刻画了正邪对立、性格迥异、具有复杂人性的人物形象,在艺术表现上注重以中国诗词的赋比兴意象进行电影语言的探索,追求意境的营造与诗性的表达,为中国电影民族化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史诗电影、家国故事、多重叙事、复杂人性、镜语赋比兴
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中的诗性传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15DC20
2019-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9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