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戏创作经验”制约下的文革后期戏剧——以黄梅戏《红霞万朵》为例
“文革”后期创作演出的黄梅戏《红霞万朵》,典型地反映了该时期戏剧创作的特征,即跟在“革命样板戏创作经验”之后亦步亦趋.其主题思想、情节进展模式、主人公形象塑造、人物关系设置等等都可以说是京剧《龙江颂》《海港》的摹仿;甚至在唱段安排,主人公音乐形象等方面,也遵循着“样板戏”创作经验.通过对《红霞万朵》这出地方戏的文本分析,可以更清楚地揭示“文革”时期戏剧创作的非正常样态.
黄梅戏、《红霞万朵》、“文革”、“样板戏”创作经验
2014-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