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6450.2015.09.016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及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FHD组与HD组,每组44例。比较2种透析方式的临床疗效,观察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素清除指数(KT/V)、β2-微球蛋白(β2-MG)、血红蛋白( Hb)、白蛋白( Alb)、血磷( P)、血钙( Ca)及血红蛋白( Hb)、白蛋白( Alb)甲状旁腺素(iPTH)等各项指标在透析前后变化,并观察2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HFHD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42/44),明显高于HD组的68.2%(30/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17, P <0.05)。治疗前2组患者间血BUN、SCr、和β2-MG、K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BUN、SCr、β2-MG、KT/V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 t HFHD =3.66、2.34、2.45、3.86;t HD =2.40、4.57、3.22、2.95, P <0.05),且HFHD组中β2-MG、KT/V改善幅度优于HD组( t =5.05、3.92, P <0.01);2组患者的Hb、Alb、iPTH、Ca、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 t HFHD =5.88、2.41、3.81、3.21、6.66;t HD =2.94、3.32、2.81、4.11、2.40, P均<0.05),且治疗后HFHD组、iPTH、P均低于HD组( t =7.09、2.39, P <0.05),Hb、Alb均高于HD组( t =4.16、3.91, P <0.01)。 HFHD组皮肤瘙痒发生率较HD组低(34.1%vs.56.8%,χ2=4.583, P =0.032),其他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 P >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血液透析,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血液透析、高通量、尿毒症、肾功能、甲状旁腺素
R69;R45
2015-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93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