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6450.2009.09.005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伴发束支传导阻滞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新发不同类型束支传导阻滞(BBB)的临床意义.方法 145例住院的STEMI 患者,根据入院时有无伴新发BBB分为不伴发BBB组(A组),伴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组(B组)及伴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组(C组).观察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及住院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1)STEMI患者年龄越大越易发生BBB,C组多见于前壁心肌梗死,B组多为更大范围的梗死.(2)B、C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1.6%(8/37),与A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3%(9/1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发生率为25.0%(5/20),B组为17.6%(3/1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B、C组患者QRS波宽度与住院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有关.(4)在随访期间各组STEMI 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 伴发BBB患者住院期间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而伴新发RBBB患者可能比伴新发LBBB 院内预后更差.
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急性、束支传导阻滞、再灌注治疗、预后
8
R54;TU5
2010-0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2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