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116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物理性质及产量的影响
通过对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及玉米产量的测定和分析,研究一次性施肥条件下深松-旋耕、深松-免耕、常规旋耕和免耕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效果为深松-旋耕>深松-免耕>常规旋耕>免耕;对土壤持水量的影响效果为深松-免耕>常规旋耕>深松-旋耕>免耕;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效果为深松-免耕>免耕>常规旋耕>深松-旋耕,深松-免耕和免耕分别与深松旋耕和常规旋耕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深松-免耕较常规旋耕增产15.68%,产量高达6829.73 kg/hm2。
玉米、耕作方式、土壤物理性质、产量
S513.047(禾谷类作物)
广西农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粮食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广西农科院科技发展基金
2016-04-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9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