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112
不同生育阶段受旱对旱区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2013和2014年在陕西杨凌进行田间控水试验,试验设置两个灌溉水平,每个灌溉水平下设置4种受旱处理,以全生育期均灌水为对照,分析不同生育时期受旱条件下夏玉米的株高、叶面积、生物量和产量等生理生态指标的变化特征以及蒸散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水水平与受旱时段对夏玉米的产量有明显的交互作用,拔节前受旱会使最终产量偏低,且低灌水处理产量低于高灌水处理;在抽雄期受旱会明显减少穗粒数,但在同一灌水水平下产量最高;灌浆期受旱不仅明显减小了百粒重导致减产,而且蒸散量偏大,导致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因此,灌水水平较低时,应尽量避免玉米营养生长阶段(出苗和拔节)受旱;灌水水平较高时,可选择在苗期适度亏水,并避免灌浆期受旱。
夏玉米、水分胁迫、生育阶段、生物量、产量
S513.01(禾谷类作物)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计划
2016-04-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6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