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感、边缘人及其他——关于双雪涛小说集《猎人》
在备受关注的"铁西三剑客"里,双雪涛的创作比较突出.这不仅是因为他写作的时间较长,也缘于他对80后作家迟迟无法摆脱的青春病的审慎反思.在《平原上的摩西》《飞行家》等小说中,他以独特的故事架构与人物塑造展示了与东北有关的一切,而在2019年7月由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短篇小说集《猎人》里,双雪涛则更关注东北之外的事物,他携带着来自东北地域深处的血缘因子与文化气息,将短篇小说创作向更开阔处掘进,也在对小说写作所能达到的理想状态的自我警醒中不断调整.收入《猎人》的十一篇短篇小说大致呈现出现实、边缘、历史三个维度的内容,在以短篇小说为载体进行文学创作时,双雪涛有意识地对小说的主题传达做出了一种不确定性的思考.他在小说中观照作为作家的自己,对小说家为什么而写、文学虚构的本质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有更具个体性的考量.《猎人》正是他试图改变的标志,也是他尝试自我突破的契机.当然,东北印记作为他写作的重要背景始终存在,也由此构成了双雪涛以小说来勘探人性的最初出发点.尽管如此,最大限度地从固有的写东北题材的轻车熟路中跳脱而出,对多种叙述路径可能性不间断地探索,即使是写得不够好,也显示了作家向更有难度的短篇小说技艺的迈进,这才是双雪涛在《猎人》里最值得关注的一面.
边缘人、现实感、小说集
I207.4;I106.4;G416
2020-03-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3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