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平原上的小人物书写 ——以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为例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产业结构发生调整,国营企业改制等多方面的工作相继展开,工人们的命运就此发生改变.而此时正值双雪涛青春时期,父辈"下岗浪潮"也伴随着他自己的青春成长.正是这些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和无意获得的内容,在文学发生阶段形成了作家的创作材料.因此,在《平原上的摩西》小说集里,不仅书写了轰轰烈烈的城市变革,也讲述了在其背景下产生的青春记忆.尽管双雪涛的叙事是冷峻、深沉而又充满悬疑的,但通过对人物的细致挖掘,不难发现这些生长在底层的小人物在面对社会时是作为"多余人"存在的,而面对生活时,又是在沉浮的命运中无奈挣扎的一员,他们在完成一次宗教意义上自我救赎和劫难后的轮回,最终回归到人性的善良和宽仁之中,可以说,是这些在困苦中不断追求的小人物共同实现了双雪涛的城市书写,铸就了他的"东北平原世界".
小人物、东北平原
I206.7;J9;S158.3
2019-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