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4659.2014.05.0687
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间163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均通过高频彩超确诊,总结分析肿大淋巴结的数量、形态、大小、纵/横比、边5及内部回声、内部及周围的血流情况,测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所有患儿经过抗炎治疗后再行超声复查,比较治疗前后淋巴结的大小、数目及内部血流的变化。结果所有患儿超声均显示有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平均(18.5±1.7)个,淋巴结长短径比2.2±1.8;所有患儿经抗炎治疗后均于3~6天痊愈,超声复查显示治疗后淋巴结数量(6.3±1.5)个,长短径比1.0±0.9,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治疗后随访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急性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肠系膜淋巴结炎、高频彩超扫查、小儿
R445.1(诊断学)
2014-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687-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