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胶原交联术后无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
目的 探讨圆锥角膜患者进行角膜胶原交联(CXL)术后无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愈后.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281例(387眼)圆锥角膜患者,其中行CXL术后发生无菌性角膜炎的患者为炎症组(9例11眼),选取同期CXL术后无并发症的圆锥角膜患者为对照组(23例30眼),比较炎症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平坦角膜曲率(K1)、陡峭角膜曲率(K2)、散光(Astig)及最薄点角膜厚度(TCT)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无菌性角膜炎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CXL术后发生无菌性角膜炎患者9例11眼,发生率为2.84%,均发生在去上皮CXL术后.9例11眼均于术后1周内出现无菌性角膜炎,1眼同时累及角膜中央区、旁中央区及周边部,1眼累及旁中央区,其余9眼均位于角膜周边部.炎症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K1、K2、Astig及T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经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滴眼可以取得良好效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K1、K2、Astig及TCT均不是无菌性角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 圆锥角膜患者行CXL后无菌性角膜炎常见于去上皮CXL患者中,一般发生在术后早期,病灶多在角膜周边部,以皮质类固醇激素为主的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角膜胶原交联、去上皮、无菌性角膜炎、圆锥角膜
43
R772.2(眼科学)
2023-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804-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