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胶质细胞的嘌呤受体在脉络膜新生血管小鼠热损伤模型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小胶质细胞的嘌吟受体(P2)在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磷酸吡哆醛-6-偶氮(苯-2,4-二磺酸)四钠盐水合物(PPADS)对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和CNV 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6~8 周龄C57BL/6J 小鼠25 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 只)和模型组(20 只),模型组小鼠均制作激光诱导CNV 模型,模型组小鼠在激光后第1、4、7、14天处死并取材视网膜和脉络膜组织.选取CX3CR1GFP/+基因敲除小鼠15只,制作激光诱导CNV 模型后随机分为3 组,第1 组和第2 组分别于激光后在玻璃体内立即注射2 μL PPADS(PPADS 注射组)或磷酸盐缓冲液(PBS 对照组),第3 组在激光后每天一次PPADS局部滴眼(PPADS眼药组),共3 d.CX3CR1GFP/+小鼠于激光后第4天麻醉后行视网膜自发荧光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后处死取材视网膜.各组小鼠取材后分别进行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P2 受体(P2X4、P2X7、P2Y2 和P2Y12)的表达.结果 激光诱导CNV 形成后,局部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可表达P2 受体(P2X4、P2X7、P2Y2 和P2Y1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2X4、P2X7、P2Y2、P2Y12 mRNA 表达量在激光损伤后第1天即可增加,第4天达峰值(t=6.05、2.95、3.67、5.98,均为P<0.01);随后渐下降,至第14 天时,仅有极少量激活的小胶质细胞表达目标受体.PPADS 抑制P2 受体后,与PBS 对照组P2X4、P2X7、P2Y2 和P2Y12 受体mRNA 的含量相比,PPADS 注射组(t =5.54、9.82、3.86、7.91,均为 P<0.01)和 PPADS 眼药组(t = 3.24、5.89、6.75、4.97,均为P<0.01)均明显下降.与PBS对照组相比,PPADS眼药组与PPADS注射组的小胶质细胞的自发荧光强度均明显减弱(均为P<0.01),与PBS 对照组相比,PPADS 注射组和PPADS眼药组CNV 渗漏荧光强度均明显减少(均为P<0.01).但在PPADS 注射组和PPADS 眼药组之间,CNV 荧光渗漏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864).结论 激光诱导CNV 形成后,局部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可表达P2 受体,P2 受体抑制剂PPADS 可显著影响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并抑制CNV 的形成.
嘌吟受体、抑制剂、脉络膜新生血管、小胶质细胞
41
R773.4(眼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武汉大学自主科研基金
2021-03-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