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0658.2018.02.004
相山铀矿田红卫-沙洲岩体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应用40Ar-39Ar阶段升温法测年技术,笔者对相山铀矿田北部成矿带重要的赋矿岩体——红卫-沙洲似斑状花岗岩不同程度的矿化蚀变岩石进行对比研究,恢复了该岩体的热演化历史,从而也限定了该成矿带的碱性热液成矿时代.研究发现,红卫-沙洲岩体在岩浆侵位、冷却后,局部经历了碱性成矿热液活动和酸性成矿热液活动热事件;岩体在130.54±0.84Ma时冷却固结,在123.90Ma时开始经历碱性成矿热液活动,并持续至114.84±1.19Ma左右,形成早阶段的碱交代型铀矿化,之后还经历了酸性成矿热液活动.最终可以限定,相山矿田北部碱交代型铀矿的成矿年龄为123.90~114.84Ma.
40Ar-39Ar阶段升温法、成矿热事件、碱交代成矿年龄、红卫-沙洲似斑状花岗岩、相山铀矿田
34
P597(地球化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3051;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地ZD162-2B;中核集团重点科技专项地ZD162-2子课题
2018-04-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