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岩石和土壤等国家标准物质的硅同位素组成
随着分析方法的进步和分析精度的提高,硅(Si)同位素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地球化学、宇宙化学和环境化学研究中,可以用于示踪壳幔物质循环、俯冲流体的来源,以及制约月球和地外天体的起源与演化等.为确保不同类型样品中硅同位素测量的准确性和不同实验室间数据可以进行对比,需标定一系列标准物质的硅同位素组成.前人工作中已经标定一系列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标准物质的硅同位素,为硅同位素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这些标准物质已经售罄,今后继续开展硅同位素研究面临无标样可用的境况.为了能持续性地用高精度硅同位素数据对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支持,急需对新的标准物质进行高精度的硅同位素的测量.本文采用氢氧化钠碱熔法消解样品,经化学纯化后,利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精确测量了30个国家标准物质的硅同位素组成,δ30 Si值测试精度优于0.08‰.这些标准物质包括11个火成岩、2个变质岩、2个沉积岩、6个河流和海洋沉积物以及9个土壤,SiO2含量范围为32.69%~90.36%,覆盖了大部分自然样品的变化范围.在这些标准物质中,河流沉积物GBW07310具有最高的δ30 Si值,为0.85‰±0.01‰,而受高度风化作用影响的黄红色土壤GBW07405和砖红壤GBW07407具有较低的δ30Si值,硅同位素组成分别为-0.68‰±0.03‰和-1.82‰±0.03‰,其余大部分标准物质的δ30Si值变化范围为-0.42‰~-0.07‰.本文对这些国家标准物质硅同位素组成的精确标定,丰富了硅同位素研究的标准样品数据库,为全球不同实验室的硅同位素测试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后续在多种领域开展硅同位素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硅同位素、国家标准物质、碱熔法、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高精度测试方法
42
O657.63(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3-03-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3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