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898/j.cnki.11-2131/td.2015.04.004
LA - MC - ICPMS 分析古老熔体包裹体 Pb 同位素组成中的误差评价
目前应用LA-MC-ICPMS分析熔体包裹体Pb同位素,由于没有同时测试U和Th的信号,导致熔体包裹体Pb同位素的研究仅局限于中生代以来的样品。本文应用LA-MC-ICPMS分析了玻璃样品以及存在显著U-Th衰变影响的古老熔体包裹体的Pb同位素组成,评价了U/Pb和Th/Pb分析误差对初始Pb同位素比值校正的影响。实验中以国际玻璃标样HKT-1 G为外部标样,采用“标样-样品-标样法”进行仪器漂移和质量歧视校正,结果表明,国际玻璃标样BHVO-2 G、TB-1 G的208 Pb/206 Pb和207 Pb/206 Pb分析精度优于0.30%(2RSD),与推荐值的偏差小于0.30%,然而232 Th/206 Pb和238 U/206 Pb分析结果显示了较大分散性(外精度约5.0%)。根据误差传递计算,样品的年龄对初始铅的误差有很大影响。对于古生代以来的样品(年龄小于540 Ma),即使测试的232 Th/206 Pb和238 U/206 Pb与真值偏差达到10%,经过U-Th衰变校正后的Pb同位素比值与真值的偏差依然小于0.80%。因此本方法可以将熔体包裹体等地质样品的Pb同位素研究由新生代样品(年龄小于65 Ma)扩展到古生代样品。
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熔体包裹体、铅同位素、误差评价
O657.63;P571(分析化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二叠纪地幔柱构造与地表系统演变2011CB8089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华北克拉通中-新生代镁铁质火山岩的熔体包裹体研究揭示原生岩浆组成、源区性质及岩石圈破坏的动力学机制91214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各种成矿岩体的原生岩浆组成熔体包裹体研究41172064
2015-09-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99-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