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2018年白洋淀湿地变化分析
白洋淀湿地生态功能重要、战略地位特殊,研究其时空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75年-2018年间10期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辅以2017年-2018年高分二号(GF-2)卫星遥感影像,在野外考察湿地类型及其覆被特征基础上,人机交互解译获取各期土地利用/覆被分类图,从面积变化、类型转化、景观格局变化方面分析了近43年白洋淀湿地变化时空特征,讨论了影响分析结果的不确定性因素以及湿地变化成因.结果 表明:1975年-2018年白洋淀湿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净变化-68.20 km2(-24.83%).其中,1975年-1990年湿地面积波动性小、基本稳定,1990年-2011年湿地面积持续性减少,201 1年-2018年湿地面积呈现增加趋势.湿地与非湿地类型相互转换区域主要分布于淀区南部、西部、北部的水体—水生植物—耕地—建设用地过渡区域.近43年白洋淀湿地景观趋于破碎、复杂和异质.遥感影像选取月份、年份,以及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体系、分类方法,是影响分析结果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变化,叠加工农业及城镇生活用水、上游水利工程蓄水、地下水开采等人为因素变化,是白洋淀湿地面积减少、趋于干化的成因.
湿地变化、遥感、Landsat、高分二号(GF-2)、土地利用/覆被、白洋淀
23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89142;“白洋淀湿地演化及生态功能评价”WT2018161B
2019-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97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