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区与雨养区作物长势差异比较分析——以美国内布拉斯加为例
以美国内布拉斯加为例,按照耕地灌溉比例0%-30%,30%-60%,60%-100%将农业区分为雨养农业区、混合农业区与灌溉农业区,同时筛选丰水年(2008年)、平水年(2005年)、枯水年(2012年),比较相同年份雨养农业区、混合农业区与灌溉农业区的作物长势的峰值特征差异,以及相同农业区在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的长势过程线的相似性,并定量分析作物长势随灌溉百分比的变化规律与趋势.研究表明:(1)相同年份,灌溉农业区作物长势好于混合农业区,混合农业区的作物长势好于雨养农业区,耕地灌溉比例越高,作物长势越好;(2)不同年份的灌溉农业区作物长势差异最小,混合农业区次之,雨养农业区长势差异最大,即耕地灌溉比例越高,作物长势越稳定;(3)枯水年雨养农业区的作物长势过程线与降水过程线同增同减,受灌溉与降水的双重影响,灌溉农业区的作物长势过程线的峰值滞后于降水峰值;丰水年,作物水分胁迫减弱,灌溉农业区、混合农业区与雨养农业区作物长势过程线与降水过程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4)作物长势增幅与灌溉百分比之间呈现显著的分段二次函数变化关系,当灌溉百分比增幅小于60%时,作物长势增长幅度逐步加快,当灌溉百分比大于60%时,作物长势增速逐步放缓,在枯水年时,长势随灌溉百分比增加而增长的幅度高于丰水年与枯水年.鉴于不同农业区作物长势差异,作物长势的定量监测需要进一步区分灌溉与雨养农业.
灌溉农业区、混合农业区、雨养农业区、作物长势、归一化植被指数
19
TP701(遥感技术)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编号:2011DFG72280;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编号:201313009-2,201413003-7;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编号:2012AA12A307
2015-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56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