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夜间热红外遥感影像研究玉米冠层孔隙率分布
为了测量高覆盖条件下(LAI=5)玉米冠层的方向孔隙率,利用一台基于工业用吊车平台的窄视角热红外成像仪开展测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几何光学和辐射传输混合模型模拟半球空间的孔隙率分布.测量结果表明,大多数的孔隙出现在邻近的植株行之间,这导致了在热红外图像中,冠层还保持着垄行结构的特征.基于已经得到的几何参数,本研究发展的模型具有垄行作物孔隙率分布特征,模拟的孔隙率与被观测的孔隙率保持很好的一致.更进一步的改进,需通过计算机模拟以建立更加真实的作物结构描述,这也是以后的一个研究方向.
玉米冠层、孔隙率、GORT模型、TIR晚间影像
9
TP722.6;TP79(遥感技术)
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40371088;法国农业科学院奖学金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G2000077902;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2AA130010;中国科学院方向性项目CX020011
2006-03-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4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