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语助力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师幼有效互动
体态语指以具体动作来表达类似言语信息的沟通手段。它是人际互动中的重要媒介,主要经由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非言语的符号而发生,通过互动双方的相互作用产生意义。本文中涉及的体态语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借助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体位行进变化等方式,传递学习信息、表达情感态度、促进师幼交流思想和积极有效互动的一种教学语言方式[1][2]。基于幼儿倾听效率相对较低与有意注意时间较短的特点,教师纯口头语言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幼儿在单位教学时间内有效达成学习发展目标。因此幼儿园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借助直观形象的表情,富含引导、解释和强调的肢体动作等体态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倾听的有效性,并在关注、理解、感知中促成师幼情感与思想的交流互动。
体态语、幼儿园教师、集体、课堂教学活动、肢体动作、面部表情、人际互动、重要媒介、语言方式、有意注意、言语信息、学习信息、学习发展、交流思想、身体姿势、身体动作、情感态度、口头语言、教学时间、教学方式
G42;G40
2016-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60-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