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4604(j).2015.04.007
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教师都将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置于重要的位置,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幼儿观念和行为的不一致,许多幼儿在认知层面都知道分享、合作、帮助等是“好的行为”,但遇到具体问题时能主动发起这些行为的幼儿并不太多;而且部分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还具有“情境性”的特点,如教师在场与不在场时,幼儿的表现可能完全不同.可见,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的要求,本文从不同的角度为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供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儿童亲社会行为、幼儿、在场与不在场、培养、学习与发展、观念和行为、行为需要、认知层面、教育实践、教育对策、教师、情境性、位置、科学、方法
B84;I20
2015-05-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