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豆盐碱胁迫相关GsTIFY11b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以耐盐碱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L.G07256)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方法和RT-PCR技术获得一个TIFY类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GsTIFY11b).进化树分析表明,与其他物种相比,Gs TIFY11b与拟南芥的AtTIFY11a 基因相似性最高,达到56%;序列分析表明GsTIFY 11b蛋白除具有TIFY保守结构域外,还具有一个N端保守结构域和一个C端保守的Jas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受盐和碱胁迫诱导表达;将GsTIFY11b转化拟南芥来验证其耐盐碱功能,获得两个转基因纯合体株系,盐碱胁迫分析结果表明,GsTIFY11b的超量表达没能提高拟南芥对盐碱胁迫的耐性,并且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植株在种子萌发期和苗期表现出对盐胁迫更加敏感.盐胁迫信号通路相关marker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表达特性分析表明,GsTIFY11b可以调控RD29B、KIN1、DREB等基因的转录.在洋葱表皮细胞中瞬时表达GsTIFY11b-GFP融合蛋白的结果表明,GsTIFY11b定位于细胞核中.上述结果表明,该基因在细胞核中起着转录调节子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盐胁迫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来改变植物对盐胁迫的耐受性.
野生大豆、盐碱胁迫、GsTIFY11b
34
S81;S66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8AA10Z1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0990;黑龙江省科技厅重大攻关项目GA06B10;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项目11521024
2012-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23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