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籽粒抗性淀粉含量的分析
选用3个抗性淀粉含量较高的小麦品种和3个抗性淀粉含量较低的小麦品种按Griffing双列杂交设计配置成15个杂交组合,以亲本及F1为材料进行了小麦籽粒抗性淀粉含量的遗传规律分析,旨在为高抗性淀粉含量且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型保健小麦新品种(系)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6个小麦品种中,安农90202和D68-20抗性淀粉含量的一般配合力较好,能显著地提高杂种后代籽粒抗性淀粉含量.安农90202 x 04单28和06-5×D68-20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最好,两者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显著地高于其他组合.小麦抗性淀粉含量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显性程度为超显性.控制抗性淀粉含量的增效等位基因表现为隐性,且亲本中抗性淀粉含量的增减效等位基因的分布不平衡,高抗性淀粉含量的亲本中隐性基因数量多于显性基因数量.实验中安农90202和04单28控制抗性淀粉含量的隐性基因较多,而宁春18和新春5号含有的显性基因数量较多.同时研究发现小麦抗性淀粉含量的狭义遗传力中等,为36.49%.
抗性淀粉含量、遗传分析、小麦
32
S5 ;S51
新疆兵团博上资金项目ZD2007JC05
2010-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7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