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1-5365.2020.05.007

网络社会中的主体性区隔:后现代的空间解构

引用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物理空间不断被剥夺、时间压缩空间的哲学逻辑得以确认,但因个体彼此间的选择区隔加深,网络社会发展并未使个体像工业时代的商品般完成同质性的统一共同体构建,碎片化特征成为发展趋势.当公众因为信息的兴趣、网络归属群体的渴望、获取主体性的认同和独立等因子而建立区隔策略,又因社会负效益、政府规训力度、群体的反对压力和个体领域(相对公共领域)的保护产生反区隔策略的双向正负推动力时,逻辑内核为社会关系集合作用下的主体性所造成的心理选择与行为判断,网络社会的高维放大令区隔显现并清晰.区隔导致的空间解构恰好与社会整合发展逻辑导致的空间消失形成了二元悖论,但矛盾同时形成张力,成为后现代社会发展的典型样态.如何处理好二元悖论,是当下传播学、社会学更应该观照的问题.

网络社会、空间压缩、主体性区隔、空间解构

20

G206;C913(信息与传播理论)

2020-06-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56-64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宜宾学院学报

1671-5365

51-1630/Z

20

2020,20(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