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068/j.1000-1824.2022.04.021
脊神经后支在腰背痛中的角色及干预在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腰背痛(Low back pain, LBP)已成为临床上仅次于上呼吸道疾病[1-2]的常见症状.LBP联邦指南分类将LBP分为坐骨神经痛、潜在的严重脊柱疾患、非特异性腰背痛3类[3].目前,LBP的治疗主要是针对脊神经后支进行的,包括脊神经后支的阻滞或阻断两大类.因此,更好地定位脊神经后支走行、分支及分布对治疗LBP具有重要意义.1990年代,在国内陈仲等[4]提出脊神经后支综合征这一概念,并认为其是非特异性LBP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临床治疗LBP奠定了解剖学基础.2006年,王斌等[5]对脊神经后支及骨纤维管进行了测量,进一步用数字量化了脊神经后支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本文就脊神经后支的解剖学研究现状及其在LBP中的角色和干预在治疗中的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腰背痛、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应用解剖
45
R681.55(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延边大学创新创业项目
2023-02-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1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