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3-1662.2013.04.025

阈上启动条件中的旁观者效应研究

引用
  旁观者效应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经典发现,它是指当一个人面对他人的困境时,如果有他人在场并可以提供帮助的情况下,个体会表现出比独自一人条件下更少的助人反应。简言之,他人的出现抵制了助人行为[1]。最早引起心理学家对旁观者效应探索的是1964年发生在美国纽约的凯蒂小姐遇害案,随后,人们相继探讨了各种情境下的旁观者效应, Latané和Dabbs最先通过“癫痫发作”这一紧急事件探讨旁观者效应,发现当被试认为有他人知道另一房间的癫痫患者发作情况时,助人行为明显少于被试认为只有自己一人知道这一紧急事件时的助人行为,即出现了旁观者效应[2]。后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在非紧急情境下也发现了旁观者效应,如Bushman和Bonacci[3]的研究发现,在虚拟网络情景中,随着求助邮件抄送地址中人数的增多,收信者对研究者的求助邮件回复的就越少。Latané和Dabbs的实验中发现,无论男女,随着在场人数的不断增多,帮忙捡起散落在电梯里的硬币或铅笔的行为也不断减少[2]。这些研究均发现了助人行为中存在着旁观者效应。

阈上、启动条件、旁观者效应、助人行为、紧急事件、社会心理学、邮件、虚拟网络、心理学家、效应探索、人的困境、癫痫患者、癫痫发作、硬币、实验、铅笔、纽约、男女、美国、经典

R76;TP3

2013-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69-270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校园心理

1673-1662

14-1326/R

2013,(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