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462X.2022.06.002
论存在主义基础上美德伦理学的建构
存在主义是流行于20世纪的一种哲学社会思潮,其核心在于对人的生存意义的追问和探讨.东欧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正是处于存在主义盛行的时代并且亲历了"二战"的创伤,尤其是作为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她对存在主义哲学与现代道德哲学的关联进行了深入的哲学反思.作为一个后现代主义伦理学家,赫勒仍立足于存在主义哲学,特别是阿伦特的存在主义来构建其"好人存在,他们何以可能"的至善伦理学.具体而言,赫勒首先吸收了阿伦特"人的境况"概念用以取代传统伦理学静态的人性论,并试图用康德哲学的"先天性"概念及其规范伦理学进一步丰富"人的境况"这一概念.在此基础上,赫勒提出人的成长过程是先天的遗传之物和先天的社会之物在社会历史中的嵌接.其次,赫勒从对好人的定义、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自由选择和道德自律等三大方面考察了"好人存在,他们何以可能"的合法性基础,并诉求于现代社会个性道德的生成来解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道德困境.最后,对于赫勒描绘的这幅积极道德世界的图景,我们既要看到其为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寻求精神家园的努力,又要看到其中所暗含的乌托邦的美好构想.
美德伦理学、人的境况、好人存在、个性道德
B086(哲学流派及其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6ZDA101
2022-07-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