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态空间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信息超载催生了拟态空间的产生发展,它超越了性别、职业、年龄等的限制,实现了不同人的即时沟通.另外,网络的开放性兼容了张扬个性、恶意攻击、漠视责任和道德等现象,形成的不良的拟态空间易使公众迷失,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目前,面对辩证性、动态性的拟态空间,建构主体需要突破以下多重困境:认识程度不足,建构主体素养存在短板,市场因素干扰,模态话语单一等.在解决策略方面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以建构完善理性的公共话语场为支撑,以多模态话语协同开展助增话语效度为宗旨,以提高建构主体队伍水平为切入点,以信息素养与媒介素养融合为动力,以制度和法律规范媒体行为作保障.
拟态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多模态
32
D64(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主流意识形态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及培育路径研究”2572016AC73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15YJA710032的阶段性成果
2016-12-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