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6511.2014.05.005
本轮危机前后德国国有化研究概况及实践评析
德国的经济发展始终保持一种惯性,这种惯性在二战后由弗莱堡学派的秩序自由主义演化为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秩序政策”超越“过程政策”是其核心思想,国有经济是其中的组成因素,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相对于私有化而言,国有化在德国只是一种“非常态”的“现象”,判断是否需要国有化的标准是看其是否承担公共任务,应该被归结为“过程政策”范畴.在本轮危机的应对中,德国国有储蓄银行发挥了巨大作用,这种以国有储蓄银行为主导的银行架构有效地阻挡了危机对德国经济的危害性传导,在世界金融危机与德国的经济环境之间建立了一道“防火墙”.但是,对德国住房抵押贷款银行HRE和德国商业银行的国有化救助,只是暂时性的,在适当的时机德国政府会重新私有化.至于危机后德国国有化是强化还是弱化的问题,还是应该回到私有化属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系的“秩序政策”范畴,而国有化属于“过程政策”范畴这一命题上来讨论.国有经济在“存在合理性”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可以作为“现象”长期存在.
德国、金融危机、社会市场经济、秩序政策、国有化、公共任务
27
F279.5(企业经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国际金融危机与社会主义的发展机遇研究”12CJL001
2015-0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