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理解能力“可视化”——以《绿野仙踪》阅读交流课为例
本学期笔者在常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同题异构联校教研活动中,执教了三年级《绿野仙踪》整本书阅读交流课,围绕“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这个研究主题反观课例,有了一点粗浅的思考.
根据阅读理解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标准,阅读理解能力的构成要素必然繁杂,许多学者尝试对理解能力进行解剖,并将理解能力确定为四个发展层级:第一是复述性理解,第二是解释性理解,第三是评价性理解,第四是创造性理解.
阅读理解能力、可视化、绿野仙踪、评价性理解、主观条件、阅读交流、语文学科、研究主题、小学生、客观标准、教研活动、构成要素、解释性、创造性、常州市、执教、学者、解剖、复述、繁杂
I20;I21
2016-03-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