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284X.2014.04.015
预习∞思维,智慧点燃预习后的课堂
“预”有“准备”之意,“习”即为“学习”,“预习”可以理解成“准备性学习”.在“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理念的指引下,预习成为先学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在学生预习后,老师们发出了“我都不知道该教些什么了”的感慨,这是大多数教师面对预习后的共同感受,也是遇到的共同问题.
的确,预习后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了变化,教学起点也跟着发生了变化,整个课堂教学也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预习后的课堂教学应该把握怎样的尺度?应该给学生怎样的数学课堂?学生应该获得怎样的发展?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随意地创设情境,自由地出示问题,一切都得重新考虑,对静态的数学知识、对动态的学习过程都要重新审视.
思维、智慧、学生、课堂教学、学习过程、教师、以学定教、数学知识、数学课堂、认知结构、教学起点、教学理念、共同问题、创设情境、自由、审视、角色、尺度
G4 ;H31
2014-04-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