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随文识字”的几点思考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学习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在识字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要考虑识字,还要考虑学文.如何将二者完美融合呢?为此,"随文识字"的教学策略应运而生,并逐渐被老师们认同,进而得到广泛运用.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没有很好地领会个中要义,没有按规律办事,结果滋生了许多问题.笔者认为,"随文识字"教学,必须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明确随文识字的意义
识字教学的方法很多,如"集中识字""归类识字"等等,识字效率都非常高,为什么还要采用"随文识字"?这种识字方法的最大优势在哪里?只有清楚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扬长避短,灵活运用.
常见的第一学段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如下:教师带着学生用十几分钟的时间,读读、记记课后的生字.生字学完了,就放在一边,余下的二十多分钟,带着学生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分析问题.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是什么?是字词教学.教师避重就轻,花了一大半时间来分析课文、讲解内容,显然是本末倒置了.
随文识字、识字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按规律办事、字词教学、重视阅读、运用、学生、小学语文、完美融合、理解内容、朗读课文、教学实践、教学策略、集中识字、分析课文、方法
G63;G62
2013-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