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关键能力发展的"学导课堂"——以《观察物体(二)》教学为例
一、课前思考
《观察物体(二)》安排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属于"图形与几何"中的"投影与视图"教学内容.《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投影与视图"在每一学段有不同要求:第一学段"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第二学段"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第三学段主要学习投影与三视图.小学阶段共安排三个层次,本课内容是在二年级下册学习从前后左右观察简单物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几何组合体,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观察物体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五年级下册学习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打下基础.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规划课题项目;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学科关键能力发展的学导课堂研究》项目
2022-03-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