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增量在哪里——以《20以内退位减法》复习课为例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再创造,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并促进思维能力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节数学课的思维增量,支撑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一、在学生想不到的地方设计问题,锻炼思维的全面性
课堂片断一:课始,出示()一7=比6大,填填看,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纷纷进行填写,反馈有两种想法:
生1:填一个数字,算一算,看差是不是比6大,所以,填写了17、14、16等.
生2:我也是,一开始试了10、13,发现差没有比6大,后面试的都可以.
学生思维能力、增量、知识结构、学习数学、螺旋上升、再创造、小学生、数学课、支撑、数字、设计、面试、课堂、反馈、锻炼
G63;G71
2017-09-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