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3934.2001.03.024
心脏外科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血管成形术病人住院期间的治疗作用
@@接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在住院期有10%的病人实施心脏外科手术,但外科血运重建的适应症,手术时机、近期和远期效果尚未确定。本文对参加AMI直接PTCA二项试验研究(PAMI-2)的34家协作中心的1 100例病程在12小时以内的AMI病人进行了前瞻性研究。
结果:120例(10.9%)作了冠脉搭桥术(CABG),择期手术占42.6%,急诊手术57.4%。行直接PTCA治疗982例(89%),术后再行CABC者67例(6.1%),其中有4例为直接PTCA失败者;未行PTCA者118例(11%),其中有53例(44.9%)行CABG治疗。需要CABG的病人多数高龄、患有糖尿病和具有3支血管病变。住院期间行紧急CABG病人的死亡率为6.4%,择期手术死亡率为2%,未行CABG病人死亡率为2.6%(P值无统计学差异)。对住院存活的1 069例病人中的1 030例(96.4%)随访8.4±4.8月,保险统计分析显示延迟死亡及再梗死累积百分率外科组高于非外科组,但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龄、心衰梗死相关动脉初始血流O/I级(TIMI)是延迟死亡及再梗死的独立影响因素,外科手术并不是其独立相关因素。
心脏外科手术、急性心肌梗死、直接血管成形术、病人、住院期间、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手术死亡率、择期手术、多因素回归分析、再梗死、梗死相关动脉、统计学差异、前瞻性研究、累积百分率、冠脉搭桥术、治疗、远期效果、影响因素、延迟、血运重建
22
R54;R6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