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4-8883.2023.11.063

文化记忆视域下"非遗"传承的媒介革新与空间重塑研究

引用
城镇化、市场化挤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存空间,与此同时,技术发展带来的电子媒介革新,也对"非遗"的传承与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导致文化生态失衡、文化失忆现象愈演愈烈,民族的精神内核因此受到挑战.文章在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将研究对象聚焦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论证文化记忆与"非遗"之间的互动关系,即二者在实践范畴与理论范畴上具有同构性,从传播媒介革新更新文化记忆的记忆方式和存储方式角度,梳理文化传播媒介演变历程,分别是口头媒介阶段、文字媒介阶段、印刷媒介阶段以及电子媒介阶段.通过阐释文化记忆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来探寻"非遗"传承与传播的现代化路径,旨在保护"非遗"的传承机制,丰富"非遗"的传播路径,维系支撑民族生存的精神内核.文章提出,在媒介革新的现代化体系背景下,应借助电子媒介对于社会框架的建构作用,通过重构文化形态,强化"非遗"文化传播力以及重塑文化空间,激活文化记忆生命力等对策,重塑文化空间,在网络空间重新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形态与传播场域,实现"非遗"文化的活态化传承与传播.但是,经由网络塑造的文化空间存在传播信息体量庞杂、有效信息筛选机制缺失、产权体系尚未完善等问题,仍须持续探索.

文化记忆、"非遗"传承、"非遗"传播、媒介变革、空间重塑

14

G206(信息与传播理论)

2023-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09-211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新闻研究导刊

1674-8883

50-1205/G2

14

2023,14(1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